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風險的預期與思考


根據維基百科上查到,風險的定義風險是相對某有機體的,指某可能發生的事件,如果發生,能阻礙有機體的發展,甚至走向衰亡,風險是指事件發生與否的不確定性。危險﹑危機。如:「期貨投資,必須負擔極大的風險。」(以上節錄一小段)

對我們從事於投機交易的人來說,風險其實就是建立部位之後,可能發生的損失。在當沖交易中,因為價格幾乎都是連續的,理想狀況下,只要部位在市場的時間且市場價格是連續的,風險的大小就是我們指定的停損金額。而如果持有部位會跨越價格不連續的時段,風險的大小就會多出了一段不可預期的時間。即便我們能用過去的歷史經驗來假設不可預期的這一段,可能會有多壞的狀況發生,以及發生的機率,來控制自己願意承受風險大小的對應部位數量,卻還是可能發生超出預期風險的超額損失。


市場的波動程度通常具有延續的慣性,直到相對極值的出現而反轉,呈現出波動程度的循環現象。在風險管理的工作上,我們必須去做風險估量的動作。對於跨越不可預期時段的部位持有或是新部位的進場,我們也常常就利用波動程度的慣性持續假設,當做是目前部位(不論新舊)所面臨的風險大小,因為我很難確知或是估算接下來價格方向,於是直接把價格走向可能對我的部位造成不利影響去假設成風險的預期。

但是,這些年來我一直有個疑惑。對每一個不同策略所發出的部位訊號,在同一個時點下,它們所面對的風險是相同的嗎?舉個例來說,如果我去買賣 TSMC,華倫.巴菲特也買賣 TSMC,張忠謀也來交易 TSMC,假設我跟這兩位大神交易的資金量完全相同,我與這兩位在交易 TSMC 的這個 Item 的也許一年後回頭看,所承受的風險是一樣的嗎?

如果我與兩位大神所承受的風險是相同的,那麼我們用目前市場的波動程度來當做風險估量就會是合理的。但,如果我與他們在交易 TSMC 過程中的風險是不同的... 為什麼?是因為我對半導體完全不了解?巴菲特可能因為他的研究或人脈等等?張忠謀更是該行業該公司的 Leader?因此導致所有進出場判斷上的不同,進而使這個交易歷程所面對的風險不同嗎?

假設,只是因為交易的人不同,持有部位的人所面對的風險就不一樣的話,那麼我們用市場波動(客觀的單一標準)來衡量部位所面臨的風險可能就很有問題了。這個問題直接影響了我們在交易部位的管理機制。或許這麼說會比較接近我的疑惑:你作多,我也作多,但我們兩人手上的多單,期望值一樣嗎?


結論:我的看法是每個策略發出的同方向動作訊號,即使是同時,他們所承受的風險是不同的,期望值也是不同的。這直接牽涉到交易管理系統中 Position sizing 的設計。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