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市價單 or 限價單
源於我參與的一個題目討論:http://www.coco-in.net/thread-23015-1-1.html
滑價損失來至於有所根據的對照,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感覺,如果你在下單前沒有所謂的預期執行價位,而只是盤中忽然而致的決策,不管當按下市價單或是 Better 單時當時的報價式多少,回報的成交價位都不該稱為滑價。
======================
每一次的下單都下 ROD 單子當然就沒有所謂滑價的存在,畢竟那就是你自己指定的價位,不到也不可能成交的。
滑價只會存在於我對當下要做的這筆交易,是否需要不論如何都要成交以改變部位狀態的市價單才會出現,而所謂的滑價也不過就是當我要下單交易此時的成交價到市價單丟出到回報回來真正成交價的距離。
從滑價看來,其實是一種滿蠢的行為吧,至少有一部分的決定權是交給別人了。那為什麼下單的時候還要用市價單去敲呢?我自己幾乎不做主觀交易,只能從程式交易經驗的方向來講一下為什麼我還是把這個價格決定權放棄而用市價單了。
有一段時間我也想過,我在交易策略上的交易成本設定設了每一筆交易 2 點的滑價(市價單)損失,如果這策略平均一年有 500 次的交易,那表示我預計了在這個交易方法上,每年因為滑價而損失 4x500點=2,000 點,在這狀況下該策略還能有正期望值。如果每次的交易我都能做到沒有滑價的話,那麼我不就可以從這個方法的執行上拿回這本來打算"浪費"掉的 2000點,每年喔!這很是吸引人!!
於是,有一段日子我真的就這麼做了。在下單機上設定成訊號改變時下單以訊號發生價格掛出限價單,大約有一兩週的時間真的讓我很滿意,每一次的訊號都準點成交在訊號發生價位上,所以我的實際成交損益就比回測報表上的損益還要好。
接著我想,其實每次訊號發生後也多數都是有市場價位回到策略訊號價位以內的,那麼既然我都已經冒著訊號發生當下沒有馬上改變帳戶內部位跟上策略而有執行落差的風險了,幹嘛不偷一下點數?於是,讓下單機在掛單的時候掛出訊號價負向的限價單。
這點小甜頭經過了幾日讓我很是開心,不過對於看著訊號發出到成交回報有時需要幾分鐘時間會讓我有種很恐懼的感覺,所以,我取消掉這項設定,改回以訊號發生價去掛限價單。
人家說,夜路走多總是會遇到鬼的。終於在某一天,其實也沒很久,有一次策略發出訊號,下單機也掛出同價位的限價單,當時市價已經跳離一點,因為之前都有等待一陣子就會回來的經驗,心理自然也沒有多想的等一等,等了等,市價又遠離了兩點,再等...六點了,還等...價格噴出去了!當下我一整個就慌了,我到底是要取消那個限價單改價(或市價)追回?還是繼續凹?
我自己的交易策略幾乎都是突破追進的追高殺低摸式,也常是非多即空的。因此,這樣一次限價單一次不成交,損失的點數就不只是價格的差距,而是一來一回兩倍的點數,更麻煩的是當市價開始偏離我的訊號價位卻遲遲沒有成交的時候,該怎麼辦?這都是偏離交易計畫的風險狀況。
對我來說,我是寧願付出滑價的損失也不願意承受偏離交易計畫的風險。
至於,滑價是否造成交易上的困擾?目前來說,不會。因為滑價的狀況已經放在交易策略內涵蓋去評估了。如果實際交易時滑價的情形比較不嚴重,我就當撿到,如果滑價比較嚴重就得回頭評估更大的滑價情形下,這策略是否還有正期望值,以及相關的預期是否還能被我接受。
熱門文章
-
去年開發「 把策略訊號轉換成選擇權去執行 」的時候,一直有個實務上的困擾:標的物價格。 我要把訊號轉成選擇權的時候,事前不能精準的知道要交易哪一個履約價、Put 或 Call,需要在訊號或市況變化的當下才決定交易標的。但在 MultiCharts 的運作架構上,需要開啟欲取...
-
在 MultiCharts 裡,本來我以為 EntryPrice(0) 就代表了最後一個進場的成本價,經過測試後,確定了 EntryPrice( 0 ) 不是最後一次進場價,而是最後進場方向的第一筆價格(可查閱"程式交易語法大全 page 255")。什麼意思...
-
殷鑑不遠。這是 2019/07/03 的台指期貨,在大約 10來秒的時間之中,台指閃崩了近 500點,並且快速回復。這樣類似的事件,在台指不是空前,也不會絕後,即使台灣期貨交易所有所謂的動態穩定機制在運作,這一天,據我所聽聞到也有不少友人在這很短的時間內... 中槍了。這裡,我們...
-
看到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eric.hsu.73/posts/9305791976115818 ),截圖如下: 簡單總結一下: 決策是否投入賭局,要在賭局對自己呈現正期望值,並且如果賭輸的損失發生時自己仍能多次承受的前提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