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別讓我家的小孩子上演『媽媽,沒有錢就去提款機拿啊』。兒子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開始培養讓他逐漸有金錢的取得與支出的對價觀念。比如,做一些特定的家事可以換取工資(洗碗10元、幫阿嬤工作50元...),也讓他自由決定他拿到的這些錢要怎麼運用。
在這個看著他賺錢與決定支出的過程,可以發現小孩子許多個性上的面向,比如,當我們要去夜市玩時,他主動帶了妹妹要玩的費用(我們決定玩樂的費用自己賺來存下去支付),兒子說:「妹妹還不會賺錢,我不幫他的話,他就只能看我玩...」呵呵!
以前,我們曾經帶兒子去過一家火鍋店,我也不知道那家火鍋店對他有什麼特別的吸引力,他把在去一次這家火鍋店定為一個願望。當然,費用自理,我也告訴他要多少花費...
昨天實現了兒子想去天外天吃火鍋的願望,今天讓他拿出他該付的部分。
我看到小傢伙臉上不捨的表情,還說著:好貴喔!
Good!我想,這表示兒子已經開始初步有金錢觀念了,他把日常賺錢的付出與花錢出去代價能夠有連結與對照了。
我問他:「那我們下次什麼時候再去吃呢?」
兒:「不要好了,好貴,超貴...」
我:「喔?可是你昨天不是好開心,還說超爽的嗎?」
兒:「可是,真的很貴~~~」
我:「是沒錯啦,去外面吃飯本來就是會花比較多的錢,不過你只要多賺一點錢存起來,一樣可以去爽爽的啦。我們本來就會為了很多東西必須要花錢的。賺錢也花錢~很開心的,不要因為賺錢慢了一些就完全不花錢,那也會很不爽的啦」
慢慢來,面對金錢的態度有好多要學的,這塊幾乎就是人生價值觀的很高比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