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從 10/12 開始,已經呈現著量能轉空、價格成頭,後續看到的卻是再創新高但看不到量能隨著價格過高而釋放出來的情形。這表示著成交的"張數"應該是有減少了,因為指數拉高意味著絕大多數的股票價格的推高,那麼成交張數相同的狀況下成交金額就該變大,因為單價提高了嘛。而現在的台股呈現的是價格往上,成交金額卻沒有跟著大,只是持平,所以買與賣的張數下降了。
從價格推高但是成交張數下降這個角度看,我會解讀成買的人是越來越觀望,後續如果不是貪婪爆發做出不計價的追買(那會看到量能回增),恐怕就是出現買盤消失的狀況了。
結論:上圖中我畫了一條水平線,那是 10/27 的低點。 10/27 那天從K棒排列來看又是一組吞噬但是量能小,所以不夠力。大盤目前呈現著價格高檔,買盤觀望的狀態,如果等不到什麼消息來刺激貪婪的爆發,卻也沒有什麼利空衝擊而看到價格收盤破 10/27 的低點的話,一來量能早已是退潮狀態,二來是價格排列再度成頭:難道拉回真能次次都是買點?我很懷疑!
縱然這一波多頭走勢在量能退潮後我被電了多次,對於相同的訊號,我還是會傻傻的做下去。